来源:BB贝博APP体育 发布时间:2024-10-23 01:35:02
2007年6月27日下午14:30,国防科工委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风云二号D星交付仪式。中国气象局、航天科技集团、新闻办、应急办、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等单位参加交付仪式。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 孙来燕]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经过了近30年努力,我国变成全球上第三个同时拥有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业务气象卫星的国家。风云系列卫星已经从概念设计、技术攻关、试验应用转入了业务服务,并被纳入世界气象组织业务气象卫星系统,成为全世界综合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云二号卫星具备极高的时间分辨率,在天气预报、气候变化观测、灾害性天气的动态变化监视,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经过01批卫星试验应用,2005年风云二号C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后,以其良好运行业绩,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去年获得了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现正在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D星的成功发射构建了安全可靠的、互为备份、双星观测的风云二号业务卫星系统,形成了以卫星为龙头,地面运营服务为支撑,由全国2400多个气象台站、覆盖全国各地及四周的国家和地区的直接广播接收站、DVB广播系统、网络服务系统组成的卫星气象应用业务体系,不仅明显提高了我国卫星气象监测能力,还为国家应急管理、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次风云二号D发射成功主席、总理分别作出了批示,我们肯定要很好的学习和贯彻。回顾风云二号D星的研制历程,在工程总师孙家栋院士的领导下,工程五大系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在卫星研制、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把让用户满意作为工程管理的核心目标,从始至终坚持保障卫星应用服务,强调系统优化与协调,尽可能地提高卫星设计水平,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扩大验证规模。在研制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狠抓产品质量,从设计、生产、试验等所有的环节加强技术状态控制和质量管理,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卫星研制任务,为气象卫星提供连续稳定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星地系统大力协同,联合攻克星地图像导航配准技术,使得图像定位和配准精度提高4倍,实现全自动业务化运行管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发掘卫星的应用潜力以提高卫星系统的应用效益,使卫星南北保持范围由1°放宽到2.5°,工作寿命有望由3年延长到4年以上。这是我们努力争取的目标。
三是中国气象局在运行管理中突出业务和服务的理念,实现军民共用,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存档、产品生成和分发的质量逐步的提升,目前各项成功率均达到99.6%以上。针对不同用户的应用需求,还开发了定量产品、各种图像产品以及人机交互产品。并成功地探索了双星管理、在轨备份、离轨处理等方面工作,确保不间断提供业务服务,逐步的提升卫星系统服务水平。几年来,风云二号卫星已成为航天技术支撑国民经济、带动相关行业、推动应用产业化发展的典型代表,成为遥感卫星运营服务的榜样,堪称民用卫星业务服务的典范。
展望未来,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确定了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气候预测和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影响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四大发展目标,需要航天技术在天气、气候、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大气成分、空间天气和雷电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为我国气象事业服务,逐步的提升卫星技术水平,确保我国气象卫星提供长期稳定服务,努力实现气象卫星平稳地更新换代,国防科工委将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继续推进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科研和生产工作。
十一五期间主要是抓两件大事,一是保证风云卫星的业务也就是连续、安全、可靠、稳定的长期服务,我们把现有的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轨道后续的衔接搞好、后续的生产搞好,第二件大事是提高风云卫星的技术水平,一是研制风云三号卫星要保证研制成功,今年要组织发射,再一个就是好风云四号的相关立项工作,同时开展降雨雷达、大气成分精细观测、空间天气等先进探测技术探讨研究。我感觉中央的会议和决策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也就是我们要发展,但是发展中的很多问题要靠我们科学技术的手段,要靠科技的创新去解决,这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所以我们大家都希望在气象卫星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我们要花大的气力。
今天风云二号D星交付使用,真正开始业务运行,希望各系统继续努力,做好卫星数据的应用开发和业务推广工作,逐步的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将风云二号卫星打造成国际著名品牌,使其业务服务水平始终处于国际领头羊!谢谢大家。
关注微信公众号